所谓特殊人群,大致包括有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等。在这里面,孕妇用药、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和老年人用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着重讲讲这四类特殊人群如何合理用药。
1. 孕妇用药
孕妇即妊娠妇女。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受精卵发育成长,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后形成成熟的胎儿。所以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除了同非孕妇一样能罹患各种疾病外,还可罹患许多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因此,妇女在妊娠期较非妊娠期有更多机会接受药物治疗。
(1) 孕妇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孕妇服用大部分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可随血液流动通过胎盘,经脐带到达胎儿体内,也可经羊水被胎儿吞饮或从胎儿皮肤吸收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经常用药可造成孕妇流产、胎儿死亡,或影响胎儿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造成胎儿畸形或在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产生畸形。尤其是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及其附属物,然后发育成初具人形的胎儿,药物更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易导致胎儿畸形,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等。所以,在妊娠期,孕妇用药要特别谨慎,应最大限度低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发育生长产生影响。
(2) 孕妇的用药原则
为避免母体用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的不良影响,孕妇用药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① 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② 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用药。
③ 早孕期若仅为解除一般性临床症状或病情很轻允许推迟治疗,可推迟治疗,可推迟至妊娠中、晚期再治疗。
④ 参照孕妇用药的危害等级分类,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⑤ 新药与老药同样有效时宜选择老药,因为新药大多未经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影响的充分验证,对新药的使用更需谨慎。
⑥ 有些药物虽可能对胎儿有影响,但可治疗危机孕妇健康或生命的疾病,则应充分权衡后使用,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量,及时停药,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⑦ 使用前阅读说明书,仔细阅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对孕妇禁用的药坚决不用,对孕妇慎用的药要考虑再三,对写明“尚不明确”的药最好不用。
此外,有些药物在不同的妊娠期对胎儿的影响存在差异,使用时要加以区分。
2. 哺乳期妇女用药
(1) 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供给婴儿营养的途径。然而哺乳期妇女因种种原因而患病后需使用药物治疗,药物从母体血液经乳腺分泌进入乳汁,与乳汁同时被乳儿吸吮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乳儿体内,从而对乳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因此,哺乳期妇女用药和用药期间能否继续哺乳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存在于母体血液中的药物都可进入乳汁。但一般情况下,母乳中的药物含量很少超过母体用药剂量的1%-2%,乳汁中药物仅有一部分被乳儿吸收,因此进入乳儿体内的药量很少,通常不致对乳儿造成明显危害,除少数药物外可不必停止哺乳。但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药物对乳儿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潜在危险,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仍要谨慎。
(2) 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原则
为防止药物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哺乳期妇女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选用进入乳汁最少,对新生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② 乳母用药时间可选在哺乳刚结束后,并尽可能将下次哺乳时间控制在与上次哺乳相隔4小时以上。为有利于乳儿吸吮母乳时避开药物分泌的高峰期,还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调整用药与哺乳的最佳间隔时间。
③ 乳母应用的药物剂量较大或疗程较长,有可能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时,应检查乳儿的血药浓度。
④ 若乳母必须用药,又不能证实该药对新生儿是否安全时,可暂停哺乳。
⑤ 若乳母应用的药物也能用于治疗乳儿疾病时,一般不影响哺乳。
⑥ 使用前阅读药品说明书,仔细阅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对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坚决不用,对哺乳期妇女慎用的药要考虑再三,必要时要停止授乳,对写明“尚不明确”的药最好不用。
此外,用激素、阿托品、利尿药、多巴胺、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维生素B6、溴隐亭等药物能抑制乳汁分泌,宜慎用。
3. 儿童用药
(1) 儿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成熟后分娩,但这种“成熟”与成年人相比,各系统与器官的功能还不完善,在分娩后经过儿童期和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后各系统与器官完全成熟而进入成年期。在儿童期,小儿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以及各脏器的重量与功能等在不停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儿童期用药,药物可参与以上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会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甚至危害。所以,儿童用药必须谨慎,尤其是新生儿。
(2) 儿童用药的原则
儿童用药要掌握以下原则:
① 明确诊断。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对产生疾病时的症状不能正确、完全的表达,以至于对疾病的诊断困难较大,为防止用药失误,应去医院诊治,家长切不可盲目用药。
② 选药要有明确目标,要有的放矢。不要轻信广告产品,不要图新药和贵药。
③ 掌握用法和用量,不可为图疗效快而随意增加剂量,也不可因为害怕不良反应而减少剂量。
④ 用药后要注意观察。儿童用药,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据此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剂量或调换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3)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给儿童用药,除掌握前面讲的用药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不宜捏鼻灌药。许多儿童有病是由于害怕要的苦味,服药的依从性差,家长为了使孩子服下药,就捏住孩子的鼻子灌药。殊不知这样给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鼻子捏住后孩子就用嘴呼吸,加上孩子挣扎,灌进去的药会进入气管,刺激气管产生痉挛,会导致孩子窒息。给孩子灌药时,最好选用液体类药物,将生病的孩子仰卧或抱于怀中,头歪向一侧固定,轻捏下巴,然后用小勺前部紧贴孩子口角轻轻灌入,等咽下后再放开下巴;若为片剂,嘱孩子将药片放到舌根并立即喝水。
② 不宜加糖服药。重要奇味苦涩,孩子不愿意喝,家长往往采取加糖水以矫正苦味的方法使孩子服用。因为糖不但能抑制某些退热药、苦味健胃药的作用,也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人体的吸收。
③ 不宜将大人的药给小儿服用。由于我国目前多数药物没有供儿童使用的剂型,使不少儿童用药成人化,即用成人药治疗儿童疾病,如将成人药分开给儿童服用。这样的用药方法危害很大,如糖衣片掰开后失去了掩盖苦味的作用,肠溶片掰开后在胃中即可产生刺激性,控释片和缓释片掰开后失去了定量释放的作用等,不但降低了服药的依从性,而且可产生不良反应,也可能因剂量不准确造成中毒。
④ 用药种类不宜过多。能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⑤ 不擅自给儿童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维生素、退烧药、免疫球蛋白和滋补性中药。牢记“是药三分毒”,即使是维生素也不例外。
4. 老年人用药
人进入老年期后,身体各系统与组织、器官呈进行性衰退,易产生疾病,并且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而需要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但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退,决定了药物的体内过程与成年人有所不同,用药也应与成年人有所区别。
(1)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减退,对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相比较为敏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资料表明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并且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的现象比较常见;老年人患病多为慢性病,用药时间长;老年人对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大;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易出现漏服而导致用药失误,也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因此,老年人必须合理用药。
(2)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应遵守以下原则:
① 全面了解既往病史、用药史和身体状况,据此选择药物。
② 不过分依赖药物,避免盲目用药,用药要少而精,尽量选择“一药二用”的药物,比如β-受体拮抗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③ 选用易于服用的剂型和长效剂型,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④ 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如变异性心绞痛躲在零点到6点发作,可睡前服用长效钙拮抗剂,也可在睡前或半夜用短效钙拮抗剂。
⑤ 剂量要减少。一般从50岁以后,每增加一岁,用药量减少1%;60岁以后,根据体质和年龄情况决定,通常为成年人的1/2-3/4.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最佳剂量。
⑥ 不滥用药物,包括维生素、抗菌药、滋补性中药等。
⑦ 监督用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易出现漏服药物的情况,为防止出现意外,应对用药进行监督。
⑧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停药或就诊。
以上就是四类特殊人群合理用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望所有读者加以重视。规范合理用药从每一个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