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本文题目,启发于我工作的良好环境和优秀团队——新城院区康复科。康复科是伴随着新城院区全面开诊而组建并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的科室。
几年来,为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我科与临床科室的同仁之间密切沟通合作,为患者慎重设计康复目标、细心规划训练方案。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耐心指导并鼓励患者,保证康复效果的同时,提升了康复的进度和效率。为了方便患者,我科对首诊的住院患者均到病房进行查房,通过询问病史、查体,综合患者体征,将患者分类组团,轻症及行动方便的患者到康复治疗室给予集中指导;对卧床重患,我们采取病房一对一特殊治疗。这样的举措,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和谐了医患关系。目前,科室已成功开展冲击波、运动、作业疗法、肌无力训练、吞咽障碍训练等系列康复治疗项目。
在新城院区康复科,感人的事迹天天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11月份收治的一位76岁“脑卒中软瘫”男患,当时的一幕我记得非常清晰,大爷坐在轮椅上垂着头,看样子体重足有200斤,两支胳膊被绑在扶手上,为了防止他从轮椅上滑下,用绷带将患者约束在轮椅上,老伴儿吃力地推着轮椅前行,我和另两位医生迅速上前帮忙,刚刚将老人安顿好,突然闻到一股恶臭,老大爷因为脑卒中导致大小便失禁,便在裤子上,弄的到处都是,老伴急的手忙脚乱,见状大家都毫不犹豫的上前帮忙,帮着转移患者,帮着整理衣裤,帮着买尿不湿,一位身怀六甲的同事也赶过来帮忙,经过大家好一阵子忙活,终于将患者成功转移并且收拾干净。随后赶到的患者子女听母亲诉说之前的状况后,对我们科室所有人频频鞠躬、连连致谢。
我们深知对大爷真正地帮助是让他能够恢复健康,经过专业的查体和康复评定后,我们为大爷制订了由运动疗法、偏瘫肢体训练和电动起立床三项治疗方法组成的康复治疗方案。经过一周的“一对一”康复治疗,大爷的肌力由原来的一动不动达到在外力辅助下可以平面移动,这时我们在每天结束训练后介入了康复仪器——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的治疗。转眼过去了两个半月,大爷可以自己拄拐行走,从老伴儿喂饭到主动进食,从帮助穿衣到自行入厕,直至康复出院……老人的每一个小小进步,无一不体现了康复的成果和医患的共同努力。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大爷的子女工作忙,一周只能过来探望一次,治疗师无时无刻不陪在大爷的身边,耐心细致地照顾老人,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和康复后的训练作业,出院时大爷的子女对我们说了一句话,至今我都记忆犹新,他们说“这里的确是个神奇的地方,是你们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是你们用双手让生命再次绽放!”
在康复治疗的道路上,我们从未松懈,也不言放弃。常常,为患者做吞咽训练时他们一个喷嚏打出来喷得我满脸是唾液及食物;有时,遇到特别肥胖、肌力又低于Ⅲ级的患者,我们就用单人肩扛或双人共抬做被动关节伸屈、外展等练习。最消耗体力的要属运动疗法,需要治疗师为患者做上下肢关节活动练习。每名患者做一次康复训练需要30分钟,每天不断有患者需要做各种练习,一天工作下来,我们体力的消耗相当大,时常会腰酸背痛、胳膊疼。但是看到患者康复的状态和家属期待的眼神,我们坚信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再累再难我们心里也觉得暖暖的,患者的康复,是医者最大的心愿,让我们共同努力,康复路上,你我同行!
新城院区康复科 张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