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除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外,本病发生率占据首位,男女比例为1:2,且有家族遗传倾向。
房间隔缺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多少,由于左房压力高于右房,所以形成左向右的分流,从而使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右心系统压力持续增高,最终导致右向左分流而有青紫,形成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因此,应尽早给予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即刻安全性好,房间隔缺损关闭成功率高和长期随访的安全稳定性好,特别是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缺点是创伤大,恢复期长,输血,留有手术疤痕等;而非手术介入治疗始于1976年,几经改进,直到1998年后,Amplatzer双盘自膨性、自向心性房缺封堵装置(AGA Corp)研制成功,由于操作方便、递送导管小、完全封堵率高、并发症少、可回收等优点而获较大范围的应用。
患者X某,在出国常规体检中被怀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于2008年5月来医院就诊,经外院心电图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复查心脏彩色超声,提示房间隔中部连续性中断16mm,右心房增大达60*55mm。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诊断明确。
接下来,考虑到本例病人各项指标均属介入封堵的I类适应症,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后,循环科黄汝刚副主任为其选择了非手术的介入治疗。在超声科的配合下,手术进行顺利,局麻下穿刺右侧股静脉,经股静脉送入6FJR4.0导管(直径2.0mm),调控导管经右心房穿过房间隔缺损后达左心房,交换长导丝后,超声科梁杰、赵玉辉两位医生再次对缺损处进行精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选择26mm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沿长导丝送入输送系统及封堵器至左心房侧,先释放左房侧封堵伞,回拉输送系统至右房侧,再释放右房侧封堵伞,反复推拉无移位,再经心脏彩超证实缺损部位无分流,且左、右心房内伞体对二、三尖瓣无影响后,完全释放封堵器,撤出输送系统,手术成功。患者于术毕24小时后下床活动,无不适,第3天出院,阿司匹林每日300mg口服3个月。
术后5个月,患者再次到我院复查心脏彩超,增大的右心房已回复正常,内径15mm,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位置良好,左、右心房间未见分流。阿司匹林已停用,心腔内未见血栓形成。
房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在辽北人群中占有一定比例,经导管介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在我院首次开展,经多学科协作,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效果,填补了辽北先心病介入治疗的空白,标志着医院的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必会给广大辽北患者带来福音。
血液循环科黄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