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院正在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规范化治疗项目,作为重要的参与科室,下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一下磁共振弥散加权(DWI)和血管成像(MRA)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近年来曾上升和低龄化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发病6h之内的脑梗死属超急性期脑梗死,在时间窗内明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显示发病<6h脑梗死,MRA则能快速发现血管闭塞的部位或狭窄程度。 DWI与MRA联合检查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为脑卒中的分型、早期溶栓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
临床上最实用的是急性期确定梗死部位及闭塞血管的大小。然而传统CT扫描需在发病后24h左右才能在缺血相对应区域发现低密度灶,常规MRI的T2WI也需12h左右才能发现病灶,且病灶范围难以确定。而此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弥散MRI对水分子自由运动(布朗运动)很敏感,在大量的水和脑脊液中,这种运动没有阻碍,所以弥散速度快,快速弥散导致信号减低,因此,在DWI图像快速弥散区域为低信号。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由于细胞毒性水肿,脑实质弥散速度减低,在DWI图像呈高信号,此时病变在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T 2 WI多无异常表现 ,它比常规MR自旋回波图像能更早发现异常。在脑梗死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时,其病理改变是细胞外液中钠、钙离子和水流入细胞内,细胞肿胀、水分子弥散受限,形成细胞毒性水肿,DWI对其高度敏感,显示为高信号区,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
MRA是基于流动血液与周围相对静止组织的MR信号之间存在差异而获得图像对比的一种技术,目前有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TOF)和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两种成像方法,两种成像技术均无需造影剂,操作简便易行,无损伤,且可旋转多角度观察,可作为脑血管病的常规筛选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传统的X线血管造影。我院采用3D-TOF法是由于3D-TOF法分辨率较高,对较大和较小血管分支的阻塞均能显示。MRA可清晰显示颅内大血管闭塞或狭窄。国内外权威医学文献显示,DWI结合MRA可明显提高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小血管闭塞(腔隙性梗死)早期卒中分型诊断的准确性。在我们目前积累的资料也显示,三维时间飞跃MRA(3D-TOF-MRA)能较好地显示颈部动脉、颅底Willis环和大脑动脉及其主干分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有助于早期卒中亚型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是对大动脉粥样硬化亚型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脑局部血供中断所致。卒中后脑组织的受损有一个动态过程,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是随着个体的差异而变化的。DWI和MRA能快速发现脑组织缺血的部位和范围以及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因此,联合DWI和MRA结果确定卒中亚型,选择溶栓或血管内介入对象,依据血管堵塞的程度和病理的改变进行个体化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溶栓及介入疗效。
影像中心 易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