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大咳血第一例
轻轻地,秋天最美的一叶书签——中秋节飘然而至。中秋,是为所有企盼团圆的人编织的一个甜蜜借口:再怎么忙,中秋节也该回家。但是,有人却必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那就是医生和护士。
中秋这一天,呼吸内科有一名54岁的男患者,支气管扩张15年病史,已经住院两天而且咳血3、4次,每次达到大约200 ml,病人已极度恐惧,不敢说话不敢动,生怕发生大咳血而危及生命。因为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医生向患者建议了近几年最新的介入治疗方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听完简单的介绍,患者就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医生,救救我吧!我愿意做手术”,病房医生立即联系了外周介入治疗的张伯鸿主任医师,张医生立刻来到病人身边查看病人时,见患者状态很差,况且患者病史长,手术难度和风险会很大,如果转送上级医院是非常危险的,生命很可能在路途中就永远消逝了。经过慎重的考虑,张医生决定手术,很快,导管室的四名工作人员迅速到位, 16:30分,所有抢救药品和设备均处于备用状态,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手术开始,术中造影还是顺利的,很快找到了“罪犯”血管——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团,共有两处。但很快,我们就遇到了最大的难题,病人的血管和事先预想的一样,蜿蜒曲折,就像蚯蚓一样,微导丝不能顺利进入。刚刚进入血管,病人就出现咳嗽的症状,随后,血管又出现了痉挛,导丝、导管就被弹出了动脉口,如果微导丝、微导管不能进入需要栓塞的动脉内,手术将无法继续进行。抗痉挛、血管造影、固定导管、轻轻送导丝、再送导管,精细的动作随着手术过程中痉挛的反复出现而重复着。病人不时地咳出陈旧血液,我们一面安慰病人,一面要做到保证不会发生误吸,终于在22:40分,我们将栓塞物质成功送入了病人的动脉内,彻底消灭了两个“罪犯”,病人的症状也随之好转,用他的话说:“我现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的心情,我自己的感觉是最准的,如果今天你们不给我做手术,我肯定活不到明天,太感谢了”。直至将病人安全送回病房,进行完术间的终末消毒,抬头看,时钟已指向23:40分,在射线下已经整整工作了6个多小时,虽然疲惫,但想起病人质朴的感谢,却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走出医院,抬头望月亮,月亮正挂中空,分外皎洁,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设想如此中秋明月夜,怎能不安康!
导管室 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