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临床治疗中,医师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按照八纲进行辨证施治,查找出疾病病因,辨别疾病性质,明确病变所属的经脉、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的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一、作用机理
1、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维持生命的根本。人体疾病的产生,主要原因是阴阳失去了平衡,而针灸可以使失去阴阳平衡的状态得以平衡。针灸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在于调和阴阳。 凡用针灸治病的主要目的就是平衡阴阳,阴阳平衡,人乃健康。
2、补虚泻实。“虚”指的是人体正气的不足;“实”指的是身体邪气的偏盛。“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针灸治病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补虚的目的在于扶助身体的正气,泻实的目的在于祛除病邪,使脏腑功能恢复,身体康复。
3、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它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只有经络才能使人体气血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川流不息,维持人的正常生命,并能使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保持协调一致,阴阳平衡,身体健康。经络不能不通,不通则亡,不畅则病。从这个意义上讲,针灸能解决经络不通,气血雍滞的问题,也只有针灸能疏通经络。
4、激发精气。经络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完整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也有疲劳、困乏的时候。一旦出现经络困乏状态,人体就会感到浑身不适,出现有病似无病,无病似有病的症状。即使上医院做仪器检查,也发现不了明显的病变,患者经常感到全身疲乏,少气无力,说不清的难受。这种状况的出现,即是经络疲乏的表现,用药物治疗是无从对症下药的。只有针灸能通过经络腧穴,以特有的手法激发起经络精气,使精气鼓荡、兴奋,达到恢复健康的状态。
二、临床应用范围
1、镇痛作用: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临床常见的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关节炎、痛经等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针灸对器官、组织、神经功能及血液成分均且有调整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失语、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炎、胃肠功能紊乱、膈肌痉挛、腹胀、失眠、便秘、尿失禁、尿潴留、带状疱疹等,针灸还能使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上升,对各类贫血的治疗都有效果。
3、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针灸能调动机体的防卫抗病能力,可以消除各种炎症,改善症状,增强人的机体免疫功能。
4、美容瘦身作用:针灸治疗黄褐斑、痤疮、老年斑、脱发及单纯性肥胖等都有显著的效果。
事实证明,针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而且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有些人以为针灸只适用于治疗疼痛和瘫痪,实在是对针灸适应症的极大误解。
三、针灸疗法的优点
1、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治疗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即调动体内自身机能恢复。
3、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
4、没有或极少有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副反应的,针刺的局部偶有皮下出血和局部过敏反应,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部分人还可能会出现晕针现象,及时处理不会出现严重后果。针灸相对药物可以说副作用非常小,堪称是绿色疗法。
针灸科 尚军英